您好!欢迎您来到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大连市西岗区杏园街13号
邮编:116013
联系电话:0411-82670087
E-mail:dlqywhyjh@163.com
当前位置: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中国企业网》发表钟祥斌会长的《我的“文化创客”生涯》

  2016年7月12日《中国企业网》发表钟祥斌会长的《我的“文化创客”生涯》一文。

  我们面对着世界,面对着生活,面对着工作,要有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唯有此,才能把握机会。同时,还要有一颗放下得失的心,正如老子所说“以其无私而成其私”,把自我下,界限打破,机会就会找你;把心量扩大,大而化之,才能成功。

  一个念头从少年时代就呈现,它成为我奋斗的一个宏大目标,这就是弘扬传统文化。1986年,我看见《经济日报》上面有一篇关于企业文化的文章。我马上眼前一亮,弘扬中华文化,企业文化不是最好的载体吗?现在社会是工业社会,工业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就是企业文化。我就下定决心,要把中华文化作为大本大源,将其贯注到企业文化中去,把企业文化作为载体来弘扬中华文化。我定下一个理念,“中华文化企业文化化”,立志把它推向全国。中国的现代化要靠企业,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于是召开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的念头,时常在我的心头萦绕。这也是我那颗不安分的心在起作用,总想着自己的一份担当。

  今天,企业文化已呈现繁花似锦的盛况,并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都在谈论企业文化,好像要不谈企业文化就会被人瞧不起,尤其是在企业界。每当我看到关于企业文化的研讨会一个个举办,学者趋之若骛,大讲大谈企业文化的时候,看到有关企业文化的著作汗牛充栋,书店设有企业文化专柜时候,我就不禁想起八十年代我们探索研究企业文化时的艰难历程。那时研究企业文化的资料有限,而且那个年代很多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歧义,认为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东西。走这条道路,如同是在寒冬的雪野上跋涉,经历了霜雪严寒之后才感受到今天的春日温暖、百花盛开。企业文化的探索发展过程,就像研制一项新的产品,起初大多数人都不愿投入力量研究,有风险不说,还要历尽坎坷磨难,但总要有人去研制,总要有人去第一个吃螃蟹。

  古人常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乃至,我们读革命先烈的诗词和文章,对他们的那种家国情怀,常潸然泪下。我们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重要的是要有民族魂,用中华文化铸造我们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才能一往直前。

  我又想起了《左传》中记载的一个故事。僖公33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准备向中原扩展势力,谋图霸业。于是,派大将孟明率领三百辆战车前去攻打郑国。秦国军队走了三个月,来到与郑国相邻的滑国地界。郑国商人弦高去洛阳卖牛的路上,正好遇到前来攻打郑国的秦国军队。弦高见此情景非常着急,急中生智,他声称自己是奉郑国国君的命令来犒劳秦国军队的使臣。一面稳住秦军,一面立即派人火速回国通知郑国国君作应敌的准备。弦高先给秦军送上四张熟牛皮,然后又送上十二头牛,用以慰劳秦国的军队。弦高对孟明说:“我们国君听说你们行军要经过郑国,冒昧地来让我慰劳你和随从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不富裕,因为你们的部队在外面已经很久了,如果住下来,我们愿意供给你们一天的给养;如果要离开,我们准备给你们担任一夜的保卫。”弦高交上礼物,就回郑国去了。 秦国将领孟明没想到自己上了弦高的当,认为郑国对秦军的侵略已经有所准备,于是率军回国了。千年之前的一介布衣都能时刻把国家放在心上,以强烈的责任感拯救国家,我又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一份担当呢?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心灵的升华,把责任感上升到一个崇高的地位。

  有了想法,就要付诸实施,首先要取得领导的支持,当时我了解到原中纪委副书记韩天石在五十年代是中共鞍山市委书记,他提出了一个孟泰精神,王崇伦精神,所以我就给韩老写了封长信,把我的设想提了出来。过了一个多月,我接到一个电话,是韩老的秘书胡文彬打来的,说韩老到大连了,他想听听我的汇报。这样我就见了韩老,也获得了韩老的支持。

  接着我又给大连市委书记写了封建议书,建议在大连率先召开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一个星期后,我接到市委办公厅的电话,说书记对建议书已批示,让我去拿复印件。书记的批示简洁明快,加上惊叹号六个字,就是“此意见很好!”我拿到书记的批示,连着找了十一家单位,作为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的主办单位,盖了十一枚印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接着我又开始筹措经费。当时正是冬天,我去找一些企业老总,单位找不到就到他们家,不在家,就在楼道底下堵。楼道底下有过堂风,站久了,脚冻得钻心的疼,手冻僵了,我不断的搓着手,有时在楼道里跺跺脚,跑一跑,就这样一家一家地跑,一个月的时间,我跑了五万多块钱。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开始调研、筹备材料。我先到当时企业精神搞得比较好的大连化学工业公司去调研,当时总经理忙于老厂改造,我到企业去了几次,也没看到人,我一如既往,还是到他家去堵。到他家才知道早已搬走,搬到金家街一带,但具体地址没人知道。于是我就跑到金家街,在茫茫楼群中一幢楼一幢楼地打听,最后终于在晚上十点多的时候找到了。我开门见山把来意说明,就谈了起来。他先从吴运铎开始谈起,谈到大化为解放战争做出的贡献,为共和国做的贡献,谈到大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看一下表,已是凌晨一点多,我起身告辞,他抓起电话要给我派车,我谢绝了。当时大连还没有出租车,我从金家街一直走到我东关街的家,此时东方已发白。我却不觉得疲劳,因为我心中充满了快乐。

  这样我连续调研了二十几家企业,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接着我就代表大连十一家主办单位到北京去请人,这时已经是1988年的6月,北京天气非常炎热,我在大街小巷里跑,一家家寻找,请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最终在北京六铺炕工人日报社会议室,召开通报会。那天来了三十多人,作家丛维熙,文艺报副主编吴泰昌以及中央各大报的记者。我在通报会上向大家介绍了大连市委市政府搞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划,在这一背景下召开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并邀请大家到大连参加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我又把大连十一家主办单位做了介绍。大家愉快的接受了邀请。

  1988年7月8日,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在大连虎滩宾馆召开了,《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中央媒体对此次会议进行了专题报道,直接推动了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会后将研讨论文结集出版《企业文化探索》一书。

  回想那两年,白天,我在报社要编版、要采访,还要带实习的大学生,因为这是我的本份,是我的编辑、记者工作职责之所在,这是必须要干好的。晚上和星期天,就到企业调研,策划企业文化研讨会相关事宜。难,知难则不难。凡事,事在人为,而且人总是会感动的。想起来不仅是我把十几家中央媒体,还有著名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请到大连,而且还取得包括从市委书记到工会主席等领导的支持,都是由我的诚心所打动。其实这种诚意,这种热情就是天心,也就是你的一念和众生的一念相交。

  现在想起来,我对当时报社的两个领导,怀着崇敬和感激之心。这种情怀是真让人留恋和怀念,他们和我是领导和被领导关系,这种关系是淡如一杯清水。他们对我的创意不仅口头支持,而且身体力行,研讨会举办期间,他们自始至终都在宾馆,和我一起度过了朝朝暮暮,风风雨雨。

  事后,有不少人问我成功的原因。我说,把自我放下,没有得失之心,人有无限的潜能,关键在于我们的心,人有多大心量便有多大事业。中国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已载入2004年出版的《中国企业文化年鉴》。

  让环保从心开始

  ——中国首届企业文化与环保文化研讨会策划记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不要对立,不要分别,此谓圆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类不能独存,世界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互相依赖便没有存在,大自然和宇宙对我们呐喊,我们的心灵应当回应原初的世界。

  面对自然万象,常常引发我无尽的思索:

  比如,我每天上海,看到成群的海鸟,或飞,或在海滩上觅食。它们飞翔时叫声嘹亮。我每每停步凝视天空。它们前后左右,相互照应,很有秩序。我常想,鸟儿是有灵性的:强壮的看顾弱的,大的想着小的。这是一幅美妙的图画。我想人类应当是更美的图画。对同类的关爱,互相帮助。然而现实很多家长夸赞孩子聪明、学习好,却很少让小孩关心小伙伴,帮助人。孩子成长打基础,最重要的是教他们做人。学习再好,自私自利,甚至损人利己,是不足取的。

  又比如, 我每天上山。几十年来,山上的小树成林,各种鸟雀、野鸡常见,偶而也可看到松鼠。散布在市区的山野成了世外桃源。武术在大连民间有深厚的基础,好事者,在这些荒山野岭中行走,可以见到无数个功夫场子。冬炼三九,夏炼三伏,寒冬酷暑的清晨,有许多人披星戴月练功。至于有雅趣躲避城市喧嚣者,这便是理想的乐园。秋天,我走在山路上,黄叶铺满了山路,山坡上有些野菜类植物,叶子还是翠绿的。落叶有巴掌大,大多是柞树叶子。我拾起一片褐色的叶子。不由得想起六十年代国人饿得受不了,就把这种叶子粉碎了吃。现在国人吃饱了肚子,精神却饥饿了。路边碗口粗的松树被齐刷刷的割去两棵。松树头像被人宰杀动物的残肢扔在一边。我想起春天,满山的樱桃花开了,白的似雪,粉红的似彩霞,铺在山腰。很快,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樱桃就熟了。人们摘樱桃,竟连枝叶一起折下,路边到处是残枝败叶。

  举眼望去,这片山野是最后的世外桃园,但这“世外桃园”还能存在多久?现代化的钢铁列车正隆隆地驶来。满树褐色的枯叶,在风中哗啦哗啦地响,她们像是在唱最后的挽歌。房屋建筑开发商不断地吞食着山林,水泥大军的铁蹄正在逼近这处山林,绿地中开发地块像贴了一块一块膏药。现代都市应当给市民留下一块富有野性的小憩之地。

  《红楼梦》中贾宝玉游大观园与贾政和众清客谈天然二字。实是尊重自然之意。任何事物不是改变就好,人不能割断与自然的联系。

  企业文化研究会成立以后,随着我到全国各地应邀讲学,走的地方越来越多,跑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坐在车上,沿路驶过,随处可见山野漫坡、村落树林间所悬挂的白色塑料袋,河流也不是清清的河流,五颜六色、杂物丛生,河岸也不是芳草萋萋的河岸,……不禁忧从中来:这污染太可怕了!这脱口而出的话却引得车箱里的人惊诧莫名的看着我。大众的麻木刺激了我,更加使我悲天悯人,增强环保意识迫在眉睫!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势在必行!于是连着几年向各级领导呼吁,向全国企业家呼吁,多年的奔波劳碌终于有了结果,1999年8月27日中国首届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召开了。盛夏,骤雨初歇,成园山庄的田园,空气格外清新,阳光破开云雾,果园里果树上的露珠晶莹闪亮,一栋栋五颜六色的别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一座欧式的会议大厦于绿树环绕之下矗立在半山坡。参加“中国首届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几位企业家陆续进入会场。原国务院特区办主任,商业部部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胡平也特别从北京赶来参会。会议围绕主题“为了企业长远利益,为了国家和民族昌盛,为了人类和地球,建设企业文化,加强环境保护”展开讨论,讨论激昂,掌声阵阵,其场面之热烈,至今仍记忆犹新。

  我在会上向全国企业家提出忠告:环保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不能等空气不能呼吸了,水不能喝了,才关注环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二十年前的话言犹在耳。今天北京发布的红色环境预警证明了一介布衣的价值。天下者,天下人的国家,天下人管天下事。

  会上通过了我连夜起草的《中国企业界关于环境保护的大连宣言》:

  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把一个什么样的地球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与发展问题,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抓,选择了一条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自工业文化时代开始,人类已经进入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新纪元,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但同时也使自然界遭受严重破坏。时至今日,人类自身的生存已经受到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重威胁。在将来,人类能否继续正常地生存下去,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在生存与死亡的抉择面前,人类迫切需要一种真正的生存智慧。

  世界上大部分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由于工业生产的负效应造成的,诸如酸雨增加,温室效应增加,臭氧层严重损耗,大量危险物越境转移,水体严重污染,海洋污染严重,食品污染严重,等等。解铃还需系铃人,工业生产如果不能克服自身存在的负效应,这不仅损害人类社会,同时也使自身无法生存。企业界在环境保护方面负有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应该大有作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和工业生产会有更大的发展,这是机遇,又是挑战。用知识、文化、道德的力量构筑一个完善的知识经济的工业生产体系,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是我们的共同心愿。为此,我们“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的全体代表,向全国企业界提出如下宣言:

  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环境保护模范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深化企业伦理教育,增强环境保护的自律意识;在企业制订年度计划和长远目标中,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落实到位;不断创新企业生产经营理念,建立企业科技创新机制,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环保产品,努力向“绿色企业”发展。同时呼吁全国各界,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的长远利益,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昌盛,为了人类和地球,尽快投入到环境保护事业中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全国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

  全体与会代表

  1999年8月26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护环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维护生态平衡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关爱自然、热爱地球,我们要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共铸绿色环保大堤,让纯静归还蓝天,共建我们美好家园。人民日报以“关注企业的绿色度”为题对这次活动作了报导。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维护世界环境人人有责!环境是世界的环境,社会是世界的社会,企业是社会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环保,引入环保概念,进行环保文化建设。中国首届企业文化与环境保护研讨会开启了环保文化的时代。

  会议召开了,口号喊出去了,但重要的是做。

  保护环境,大事小事,一切要从自我做起,这需要我们的大爱之心。唯有一颗大爱之心,把众生融为一体,才能接近我们的真心本性。

  当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的大爱不仅济于人,也济于鱼。我将自己的爱化于心,将自己的大爱济于一切生物:每每看到山边路旁掐花折枝现象,心里便很不是滋味,于是就找纸写上“小树小花折枝也疼”的条幅,将其挂在树上,下雨湿了就再写,这样才心安。

  然而这些,非一己之力能完成,在于大家的自觉。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身边常常有这种感动。

  我一年四季,每天每日,上山上海。看潮涨潮落,草荣草枯。上山时,偶尔看到一老人在修山间小路,方便人行走。在海边又经常遇到一位四五十岁的一位汉子,挎着一只塑料桶,捡拾游客散落的塑料袋、瓶子等垃圾。冬天,时见冰雪路被人洒上松针和土。一切关键是行,做事就在日常生活之中。

  天地万物自然地发生,人做事自然地去做。天地万物的表现都是平凡的,平凡就是不平凡。

  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有限,保护环境是全人类,是关乎众生的事。现在环境危机,上天频频垂象。人类应当警醒,不能“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人与万物要能够很好的生存,必须有美好的理念、思想、意识来完美我们的环境,这些理念、这些思想、这些意识应当超越时空,亘古不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我们随处可见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不言而喻。但更可怕的还是人心的污染,真的被说成假的,丑的被说成美的,诚实善良本分这些美德像星星闪耀又像洁净的湖水,光可鉴物,然而欲望对人心的污染,使社会产生了伪善和丑恶。如何评判人们的所作所为,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后代,我们给后代固然要留下物质的财富,但更重要的是精神是文化,这样才能造福万物,现在有人把诚实善良本分当成傻,甚至不屑一顾,这是毒,在污染我们的人心,污染我们的社会,山河大地本来就是清明的,人心也应当是清明的。人心的清明才是一切的根本。

  为了点亮山乡小学的那盏灯——庄河冰峪开发纪实

  凡事关键是在做。我几十年走来,所做的桩桩事情,如同含辛茹苦栽植的一棵棵果树。我徜徉在树下,望着累累硕果,甚感欣慰,这些硕果可供人们品尝解渴。就像一条漫漫泥泞路,你为它填一锹土,搬一块铺路石,那么走在路上,你就会心里踏实。生活中,每件事我们都要用心去做,如同一个鲜花盛开的田园,需要我们细心浇灌。

  我们以一颗善心一颗爱心来做人处世,最要不得的是冷漠。我在报社的时候,几乎倾两年的业余时间忙于冰峪的开发。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那是1985年,有一天一个搞摄影的通讯员来给我送稿,和我谈起他在庄河冰峪的见闻,讲到冰峪山美水美人也好,他遇到一个小学教师,叫李安政,那里教学条件极其艰苦,他却在那里坚持教学。农村教育是个大问题,能在艰苦的条件和环境中做好农村教育,这种人实在难得,我决定去采访这位小学教师。

  我走进冰峪,却意外地发现了冰峪独特的优美风光。一种灵动的气息拂面而来,说它是桂林山水它又不是,妩媚奇秀,与东北那种浑厚的风韵迥然相异,使你敞开心扉,与这种朴拙和纯真相感动,相留恋,相倾注,我惊叹,我驻足,我徘徊,竟然忘了到这来的目的。

  我走进了冰峪小学的校门前,在一个松柏掩映的山坡,一栋三间茅屋门前有一个小广场,小广场竖着一个旗杆,鲜艳的国旗随着微风飘动。见到李安政,一位四十多岁的汉子,高高的个儿,黑红的脸膛,望着我憨厚地笑,走进教室,里面墙壁让草木的烟火熏得黑黑的,几块大木板搭的桌子,学生在里面坐着,有大的有小的,大的十一二岁,小的七八岁,十几个学生他只能这样教,他告诉我这叫复式班,一二三四年级在一起,先给一年级的讲,然后让他们做作业,再给二年级的讲,依此类推。

  当天晚上我住在他家里,他家离学校不远,一溜草房,门前是天碧峰。天壁峰下清澈的流水婉转迴旋,形成碧绿澄清的深潭。他家房后也是青山,可谓山环水绕。夜晚,我和他坐在院子里,月亮挂在天壁峰上,在如水的月光中,他和我谈起了教学的经历。他为了这十几个孩子,倾注了他的全部青春和心血。那几年,家里非常困难,一到夏天,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妻子劝他说,咱们走吧,到黑龙江去,那富足,肯定能吃饱肚子。他也动摇过,然而他一想到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就无法说服自己。为了提高自己,他去县城上函授课。那天下起了瓢泼大雨,河涨满了水过不去,望着哗哗流淌的河水,妻子劝他别去了,但他又想到了孩子,不提高自己,怎么能教好孩子呢?最后他从山崖上的峭壁间攀沿而过,差点被水冲走。我被他的教学精神所深深地感动。我也和他谈起了我的感触,庄河老百姓这么穷,为什么不搞旅游,以此拉动经济的发展呢?我说我想把这儿宣传出去,搞旅游开发。他听了很激动。他和我说,冰峪之名的由来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李世民征辽东路经此地,正是三月阳春,沟外青山吐翠,而沟内则冰封雪飘;沟口狭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太宗见此奇观,欣然命“冰峪”,又称“兵御沟”。此外,冰峪中心的最高峰——拦马墙,是因曾拦住唐朝大帅薛仁贵的战马而得名。

  一个善念在你心中升起的时候,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只有不断地坚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克服困难,才能实现。

  有了这个念头我就去做,找到保护区,保护区的领导给我安排了向导,我背着干粮和水壶,走过冰峪四十华里的山山水水。带着笔带着本,有感触就写,考察完了景区,五千多字的《对庄河冰峪文化旅游的设想》也写出来了。

  当我走到仙人洞时,更被一种浓郁的山野气息所笼罩。眼前闪现一座寺院,这座寺院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古铜色的院墙已成断壁残垣,进到里面是洞,洞里豁然开朗,地上残留着房基,依稀可见当年繁盛的香火,洞顶露出一块蓝天,可谓鬼斧神工。寺院外面有一个很大的平台,平台周围长满了高大的红松,遮天蔽日。向导给我介绍,这个寺院的住持叫宏真,领着僧人种树,沟里沟外种了无数的树。听说宏真墓就在岭下,我去拜谒了宏真墓。墓旁古木参天,坟头残碑,草纸香头寄托着后人对他的怀念。宏真领着弟子们植了这么多树,让后人享受到恩惠,人都在做事情,做事情要想到子孙后代。我又被高僧宏真的精神所感动,这更进一步激发了我搞冰峪开发的勇气。

  旖旎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历史传说的完美结合,不正是冰峪神奇的旅游价值之所在吗?

  第二天,我就赶到庄河县委,在县委大院找到县委书记。我将来意说明,把设想拿给他。他很感动,马上把县长、纪委主任、宣传部长找来,就这样,我把我的设想和盘托出。其后两年时间为了冰峪的开发,我搭上了大部分星期天的时间。

  随后,我给市长写了一封关于冰峪开发的信,市长又将其转给了刚成立的旅游局的领导,不久国务院副总理来大连,市长带领他们看了冰峪的独特风光,接着立项,修路,……终于,冰峪成了国家旅游风景区。

  冰峪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开启了旅游文化时代。

  今天,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

  为企业铸魂——企业文化设计之路

  有人问我,为什么做企业文化?其实说到底就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从本质上都是育人、树人,强化人的道德修养。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建立全民族的精神核心,鼓舞干劲为国家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塑造一个既是民族的,又是企业的,还是个人的精神理念,为此需要建设企业文化。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超越管理、运营、治理的治心,它是道,而不是术。

  道就是把握企业内在生存的发展力量,是自己的特色。掌握了道,就可以变化无穷,就像孙子说的“声不过五,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企业是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生生不息,变化发展的。所以真正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它是企业的支撑与保护。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历史就是一种挑战与回应。我们应该有勇气面对挑战。然而我们面对挑战最大的武器是什么,是精神、是文化、是道德、是人心。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西方的开拓、冒险、创新既是西方的国家精神,也是西方的企业精神,还是西方的个人精神。

  我少年时代就有一个梦,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梦一直支撑着我,成为我奋斗的一个宏大目标。

  人生在于把握当下。当下即是一念,这一念既可超越空间,又可超越时间。然而当下的这一念必须是净念,所谓乘愿而来,延促一如,大小一如。

  1994年我毅然辞去新闻部主任职务,创办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把企业文化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开始专注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长途跋涉。

  著名经济学家,1978年诺贝尔金获得者海渤特A·西蒙(Herbert A·Simon)教授在《设计科学:创造人造物的学问》一文中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种人类行动只要是意在改变现状,使之变得完美,这种行动就是设计性的。”所以策划和设计不仅仅是指对有形的物质形体的设计,它还包括无形的意识形态领域、管理、制度等的设计。比如,招商引资方案的设计、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的设计,还有思想教育、观念形象设计等等都属于无形体的设计。企业文化设计主要是以非物质领导(The Im material Domain)为主的设计。它与一般的工业设计显著不同,所以其采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也有明显差异。

  汤一介老师在我的《企业文化设计》一书的序言中说:“六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台湾、香港诸亚洲国家、地区,走出了一条有别于欧洲的现代化模式,同时在经营决策管理诸方面,具有许多不同于西方企业经营的特点。其经济上的迅速崛起,以至今日呈现出的强劲上升势头,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活力。日、韩诸国又是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港、台自不待言。考察分析这些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其共有的特征,方法上又各具时代性、民族性的色彩。这就说明,普遍和谐的观念在经过分化后,对于社会的成长,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目前正处于现代化的过程中,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民主建设的完善,是现代化应有的内涵。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直接推动者,素质的高低反映着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社会不仅要求企业提供高品位的产品,遵循童叟无欺的销售原则,同时,其产品也要尽力满足人们精神上的要求,即真、善、美精神的体现。而普遍和谐又是真、善、美的统一。一个真正的好的企业,我以为更多的表现为生产经营者对真、善、美的自觉,能有这种自觉,事实上也是在实践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个人身心内外的和谐,总要比在仇视、对立、冷漠的环境中的人容易得多。把小范围的局部的和谐推向社会,说明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远远超越了产品的限制。”

  构建独特的企业文化,在于将现代先进文化和西方的管理经验与传统文化相整合,就此我提出“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化”的理念。 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传统文化而独立存在,它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企业文化作为载体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二者是合而为一,相得益彰。

  十几年来通过企业文化设计,乡镇文化设计,社区文化设计,把中华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整合。在进行这些文化设计的时候,实地调研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是观察和研究了解中国现实社会的过程。其实讲到中华文化,一个重要而不能忽略的基础是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阶层,他们的言谈举止、生活行为,从中能梳理出中华文化的一些闪光理念,体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他们是传承中华文化活生生的实体。

  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是一家日资公司,这家公司把儒释道与日本的文化和西方的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他们独特的管理体系,从九十年代初我们就和他们一起来耕耘这块文化的土壤。记不得多少次了,我揉开惺松的睡眼,外面还是星星闪烁,我去赶他们的班车。到达班车点,班车里早已坐满了几乎青一色二十几岁的青年,人们都鸦雀无声,偶尔的几句闲谈也是轻声细语。四十分钟后车子驶入开发区工厂的大门,工人们麻利地从车上鱼贯而下,几分钟后便换好工作服站在厂区的广场上。寒冬时节,地上结着冰碴,寒风抽打着他们略显单薄的工装,他们站得笔直,随着音乐做起早操,做完操便在领导的带领下,举起手臂呼喊口号,声音响亮,饱满有力。进到车间,人们都走到各自班组,围在班组长面前,班组长只是短短的几句话把当天的工作交待清楚,便开始了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车间里的东西摆放得井井有条,地面、边角周围环境都收拾得干净整洁,走廊里墙壁上图文并茂,“慎独修身”,“永无止境的改善”,这些理念不断地激发着他们创造的热情。

  我们在为旅顺龙头镇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到龙头村实地调研,在这里实地感受了一种风俗人情和他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多年来,我生长在农村又下过乡,这次乡镇文化设计让我感受更多更深。到头龙镇得走旅顺中路,这是到旅顺三条道路中最幽静最优美的一条路,一年四季各种果树的花、各种山花都应时而开,走在路上花香扑鼻而来,一处处水库和水塘散布于田野山间。龙头镇农工并举,村民读书之风兴盛。龙头村有一种传统,母子读书,即母亲和孩子在一起读书,只一个龙头村就出了四十几个大学生。其实千百年来,讲中华文化,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最大的,教育首先是在家庭里。我们在田间地头会看到母子俩收拾果地或菜地休息时都在看书,所以我们就把母子读书活动作为乡镇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龙头村有两条河和两个泉眼,我们给龙头村设计的龙头精神是“贰水惠泽,力争上游”,这“贰水”从小的方面寓为村里的两条河和两个泉眼,大的方面寓为长江黄河。“惠泽”是造福一方,意思就是村干部应当像水善利万物一样造福村民。“力争上游”就是带领大家奔向美好富足的生活。他们把我们设计的理念做成标牌立在村头。我们又到大八里村为他们进行都市旅游农业设计,把他们的果园与旅游结合起来。那天中午吃饭就在他们的果园里摆开桌椅,边吃边谈,看着田野风光和他们一起规划,确实有一种指点江山的激情。

  我们到造船厂进行企业文化设计,当我们在坞区,登上他们为国外建造的三十万吨油轮甲板上的时候,走在足球场一般大小的甲板上,一种豪气便油然而生。我们为东电二公司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到他们的南票工地调研,当时是十一月,朔风凛冽,我们设计组人员登上他们建造的十几米高的脚手架时,由于登高紧张,已浑身是汗,我们站在顶端,切实地感受到他们创造的成就。我们看到工人冒着寒风,在脚手架上,从容自若地安装和电焊,高空焊花闪闪,便对他们充满了敬意。世间的一切都是劳动者创造的,我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寻找他们的理念,关键是感受。

  我曾登上长城,扶着垛口,极目远眺,眺望那蜿蜒起伏的一直伸向天边的像巨龙一样的长城。它有无数个烽火台,烽火台就是一种传递,它把消息用狼烟传递到千里万里。中华文化也是一种传递,企业文化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我们有责任将其运用于企业,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我们帮助企业建设企业文化,设计企业文化,就是为企业铸魂,实现传统文化的传递与弘扬。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我行走于全国各地,义务讲学几百场,出书几十部,其中产生广泛反响的主要著作有五部《强迫》、《企业文化设计》、《道德也是推动力——国学的36个管理理念》《炼心——我读〈金刚经〉》、《天大地大——突破困境的人生体验》。

  凡事贵在坚持。《易经·渐卦》,最能说明坚持的意义,而对其卦象最好的诠释是《尚书·舜典》里的一句话“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它的意思是,在高山顶上的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是多么的不容易,它要经受多少次狂风暴雨的洗礼。我们干任何事业,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事业更是这样。

  教化的行者

  弘扬中华文化,这是我的一个目标、一个大愿,我必须年年月月日日,始终如一地去做。我每天都浸润于中华文化的典籍之中,每天都在谛听列祖列宗的呼唤: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

  我几乎每年都到外地宣讲中华文化,至今,我已讲了近百场。可以说,每到一地,我既是讲学也是学习,是对自我的提升,是对自己心灵的升华。心灵升华你就能超越,超越现实的庸俗,超越现实的平庸,家事、单位事、国家事,事事在心头。替天行道,代先贤们宣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04年9月,台州市企业文化协会邀请我去台州讲“传统文化与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企业心”。讲课当天,企业总裁齐聚一堂,共同接受文化洗礼。台州商业文化积淀深厚,随着社会进步与时代发展,在浙江大地,文化的力量与经济的力量不断融合, 在不断强调科学发展的今天,浙商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转型升级中不断触发文化自觉。一方面,经济基础为浙江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淀了资金和物质储备,浙江庞大的民间资本开始了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探索。另一方面,现代浙商逐渐摈弃“草根”,注重提升学识素养、积淀文化底蕴,致力于成为有文化、有知识,勇于竞争和善于竞争,并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现代儒商。

  参会的这些总裁都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有很多身家过亿。一天的授课,大家仍意犹未尽。其中一阮姓总裁,不到四十岁,他对传统文化特别情有独钟,又到我的住处与我长谈,越谈越投机,他说,他在十六岁的时候,曾在大连街头挑着担子掌鞋。后来,他回去创业,搞工业缝纫机制造,现在有一个多亿资产,产品行销世界十几个国家。他告诉我企业做大了,管理的问题太多,他每个周末都开着车到上海去读MBA,但是从管理的实践之中摸索,觉得还是中华文化对人的教育是最根本的,所以他把教育作为企业的一项福利,下决心对青年职工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继而,他相邀,请我为他们企业再进行一次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培训。但由于我当时行程安排得很紧,抽不开时间。他说那样,我们看你时间,过去听你讲课。一个月后,他带领企业五十多位高管坐着飞机来了,他们到的当天晚上七点钟,我就在日月潭大酒店给他们讲中华文化与企业管理。

  不知怎么,大连晚报知道了这件事,记者赶来采访。之后,大连晚报以“十六岁来连掌鞋,而今亿万富翁”,刊登了整整一个版面,一时间,这篇报纸洛阳纸贵。

  同是这一年,我又接受贵州都匀市政府的邀请给都匀市各委办局领导讲中华文化,都匀地区国有、集体和私营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及中层管理者近一百人聚集在桥城宾馆会议厅。讲完课后,送给我讲课费。我谢绝了,说,这就算是我的精神扶贫吧。讲课结束后,贵州广播电视报记者对我进行了专访,就都匀的旅游经济发展和文化品牌打造,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当地媒体称我为大连来的爱心大大使。

  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应葫芦岛市烟草专卖局的邀请,先后为葫芦岛、建昌、绥中、兴城四个市县的烟草专卖系统职工进行为期三天的《中华文化与塑造企业心》的专题巡回义讲,三天下来,嗓子咽唾沫都困难,见人不愿多说一句话。之后,我又为他们做企业文化咨询。那些日子,我扎根于葫芦岛市烟草专卖局,每天和烟草职工在一起,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精神面貌。我每时每刻都在不断的思考着,如何构建独具葫烟特色的企业文化。

  几十年来,我讲学著书立说,做企业文化设计,这些虽苦,但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享受。面对着中华文化无尽的宝藏,关键你得研究它,只有研究它你才能了解它,而唯有了解它你才能开发它。多少年来我在苦苦地寻求,寻求一种开发的方法,寻求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方式。首先我们自己应当认识它的价值,中华文化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和我们现在的教育不同,它主要讲修身做人。几十年来,我常到企业跑,了解到一些企业领导对当今大学生的评价,深深感到光教技能是不行的,这也是我们当今教育的不足。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忠诚、诚信、敬业、刻苦这些品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而我们今天的教育恰恰缺少这些东西。几十年来,我一直在摸索一种把中华文化转化成大家都能接受的模式,也就是中华文化企业文化化,也就是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化。

本会招聘

地址:大连市西岗区杏园街13号 邮编:116013
联系电话:0411-82670087 E-mail:dlqywhyjh@163.com